汉字喜的基本解释

查询汉字:喜

喜字编码:CJK 统一汉字 U+559C

喜字繁体字:喜

喜字部首:口

喜字拼音:xǐ

喜字笔画:12

喜字结构:上下结构

喜字五行:水

喜字首尾分解:吉口

喜字部件分解:士口丷一口

喜的异体字:憙憘嬉歖歖

喜字说文解字原文:

樂也。从壴从口。凡喜之屬皆从喜。

喜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汉字喜的起源,喜字图解):

点此可以查看喜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详细解释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原图↑↑

 

喜在说文解字里的写法,喜在说文解字里的篆体字

S03525
 

喜在六书通里的写法,喜在六书通里的篆体字

L34181
L34182
L34183
L13828
L13830
L13831
L13832
L13833
L13834
L13835
L13836
L13837
 

喜在金文里的写法,喜在金文里的篆体字

B07271
B07272
B07273
B07274
B07275
B07276
B07277
B07278
B07279
B07280
B07281
B07282
B07283
B07284
B07285
B07286
B07287
B07288
B07289
B07290
B07291
 

喜在甲骨文里的写法,喜在甲骨文里的篆体字

J11921
J11922
J11923
J11924
J11925
J11926
J11927
J11928
J11929
J11930
J11931
J11932
J11933
J11934
J11935
J11936
J11937
J11938
J11939
J11940
J11941
J11942
J11943
J11944
J11945
J11946
J11947
J11948
J11949
J11950
J11951
J11952
J11953
J11954
 
 

喜字象形文字,喜字的字形演变

读音:xǐ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嬉;

甲骨文嬉;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说文古文;

侯马盟书;

秦简;

小篆喜;

小篆嬉;

汉帛书;

隶书

读音:xǐ

“喜” 是听到乐器声音而喜悦,快乐。《说文》 : “喜,乐也。”甲骨文写作 “”, 上边是鼓的形状, 即 “壴” (读zhù, 鼓) , 周围的小点是击鼓发出的声音,下边是 “口” ,正是 “闻乐则乐” 的意思。金文、《侯马盟书》 、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说文古文” 在 “喜” 旁另加张开大口的人形 “欠” 字,强化了人因喜悦而大笑的形象。隶书(汉《樊敏碑》 )以平直的笔画取代了篆书的圆弧笔画,成为今文。

“嬉” (读xī)是盛大活动中的嬉戏欢乐。 甲骨文写作 “” 。在鼓边加一 “女” 字,会意有女人参加的嬉戏活动。此字未见小篆,按偏旁部首组合应为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